说是解读,本质上更是一种分析吧。 主要是洞见 -《杨绛:人生的三次觉醒》第一段,作者就隐晦的夹带私货,给人看起来像是杨绛本人的观点一样。所以我才想要分析分析。
杨绛先生百岁那年,曾接受一次采访。记者问她:“我们应当怎么做,才能变得更好,实现自我价值?”杨绛先生回答:“人生一世,无非是认识自己,洗练自己,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。” 在这复杂繁芜的世界里,庸人甘于沉沦,强者寻求自渡。一个人只有不断淬炼、沉淀,变成更好的自己,你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。
加粗的这段文字,没加上“我认为”,输出这么一段有哲理的句子,这是杨绛的观点还是你作者自己的观点呢?
洞见 -《杨绛:人生的三次觉醒》 的文章框架由主题人物照片横幅图/磁性女声朗读音频/文章内容所构成。文章第一眼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说事教理的文艺美文,文章是围绕以杨绛多少年风风雨雨的经历,作者的自我角度的解读来讲述从杨绛调整心态,再到我们如何内心升华过程。
我试听了下女声朗读,感觉女声很舒缓棉柔,应该是播音专业吧;再回到朗读的文章内容上,给我感觉听书,听书其实挺被动的,适合听听了解基本故事,再想深入思考的话,还是得看书。《杨绛:人生的三次觉醒》文章布局上还是有一定讲究的,杨绛慈祥的照片、作者不断输出一些人生哲理句子堆叠而出的文艺鸡汤。
老实说文章中一些看上去富有哲理句子,说实话,其实给我(在社会已经快三年了)的感觉就是一点也不接地,说得轻巧、不务实。自媒体老是这样搞,很容易让我对主题人物杨绛产生错误的认知误区啊!随后,我在知网上搜寻到《反噬与错位:自媒体网文对杨绛及其作品的推介》一文,果然有点意思啊。
摘录《反噬与错位:自媒体网文对杨绛及其作品的推介》几段话
网文中的杨绛逐渐偏离了她原本的生命内容。 杨绛一生沉湎书斋,治学严谨又颇有文学创造力,在翻译、小说、戏剧、散文等多个领域成绩斐然。在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杨绛的创作 ,如《干校六记》《洗澡》《我们仨》《走在人生的边上》都是不 容忽视且具有现象意义的文学作品。正因如此,在《听杨绛谈往事》(吴学昭著)、《杨绛传》(罗银胜 著)及她本人的多部散文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 文学世界里遨游的学者形象。杨绛形象的另一个主 要部分则来自她贤妻良母的家庭身份,其夫钱钟书的评价“最才的女,最贤的妻”是被公认为评价杨绛最中肯的标签。然而,自媒体网文对杨绛形象的 塑造则充满了世俗化的色彩 ,极大地弱化了杨绛作 为一名翻译者和作家的价值,将她变成了一位掌握 婚姻秘诀、懂得用心灵养生与知晓长寿秘诀的一位老人家,平和的生活态度、与世无争的行为处事成 为了她形象的主要标签 ,也成为她懂得维系婚姻奥 妙、相夫教子、人情世故的最终结果 ,吸引着广大的网民,成为他们解决生活烦恼的思想参考和追求生命长寿的一个模仿对象。同时,自媒体网文“裁剪” 杨绛的作品成语录,让其发挥心灵安抚效用之时也 极大地遮蔽了杨绛其他的重要思想,降低了杨绛作品的文学价值。
自媒体网文对杨绛形象的重塑 ,是以接受者阅读习惯和期待视野为主导,作者发布平台、信息 技术、文化产业环境共同参与和配合的结果。阅读自媒体网文的读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点阅。时间的有限,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阅读期待能否获得满足 ,阅读的目的更加明确也更加直接。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阅读方式,通过点阅的数量,用市场化的手段将很多具有启发性内容更为客观真实、审美与内涵兼顾的文学作品扼杀在摇篮里。
当然,自媒体网文以接受者为主导的创作也并非没有益处。当接受群体对正能量有需求,对积极生活有向往 ,网文会快速地响应并高效率地进行传播,在短时间里便可以产生激励读者的作用。但受 到消费逻辑的约束,大多数网文的“寿命”有限, 激励作用并不长久。如何在消费的迷雾中,寻找到另一条既能保持人文价值又能维持生存的创作道路,不只是作者的任务 ,而是作者、读者和发布平台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