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菊与刀》 第五章 历史的负债者

这部分的主题是描写日本人在受人恩惠照顾时所产生的心境。

和中国有些像,“恩”是一种债务、重负,受人之恩相当于是债主了,特别是不熟的人,如攀近亲远亲什么的,建立起的恩惠。恩情的几种表现:

– 亲人,如:父母;赤诚,不忘母恩,孝道;例子:犬八公。 – 国家及天皇;感谢,有幸生在这个国家,安居乐业,顺心如意。 – 老师或主人;难以报恩于万一,“恩”的负担超过本人意愿之上。

施恩而不使对方感到冒犯是件幸运的事,日本人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义理债。猝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惠是最讨厌的事,所以他们宁愿避免卷入“恩”所带来的麻烦。 作者对日本人受恩,引用了夏目漱石的《哥儿》的两段事例:

– 主人公信了同事挑拨,“豪猪”请了主人公一杯冰水,于是在明算帐之前,这一杯冰水被当作恩情债必须得还清,才能处理当下关系。 – 主人公接受老奶妈糖果、铅笔等小礼物,虽感到“耻辱”及“借款”收下来,但之所以又不归还,实际上已经把老奶妈看成“自己”这一组织的一部分了。

引用讲述《哥儿》故事最后一段作者的概括: 「也就是说,无论夹杂多么错综复杂的感情,只要“恩人”实际上是自己,也就是在“我的”等级组织中占有某种地位,或者像风刮落帽子、帮人拣起之类自己也能做到的事,或者是崇敬我的人,那就可以

心安理得。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,“恩”就会成为难堪的苦痛。这种“恩债”,不论多么轻微也要感到难过,这才是正确的态度。」 《东京精神分析杂志》专栏事例简述:

一个鳏夫,有三子一女;鳏夫与一名年轻女子交往已久,于是将其赎身安顿做家庭女佣;子女们反对鳏夫与女佣的情欲,并认为女佣是贪心父亲的财产;鳏夫受困自己的情感,很难在子女与女佣双方之间做出选择。于是选择求助心理医生。

心理医生提出两条路:

– 做一个“完人”(毫无私欲而无所不能),彻底同那姑娘一刀两断。但我觉得你做不到,你的感情不会答应。 – “重新做一个凡人”(抛弃一切矫揉造作),粉碎你子女们心目中把你当作理想形象的幻觉。

在财产方面尽快立遗嘱,决定分给女佣和自己子女的份额;最后心理医生建议走第二条路,因为鳏夫已经把女佣当作子女“母亲”的替代了。

正如主题最后一段作者总结

「我们重视爱、善良、慷慨仁慈的价值,越是无条件越可贵。而在日本则必然附有条件,接受了这类行为就会欠义理,恰如日本谚语所说:“天赋(非凡)慷慨,才敢受人之恩。”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