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o.C.lon's blog

一个安静写作的地方


  • 首页

  • 关于

  • 归档

  • 标签

  • 搜索

抽烟喝酒嚼槟郎打游戏问题相关

发表于 2022-06-28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333

太多人不明白这规律,在规劝他人方面,过于强调意志力的作用,期望使用“道理”让对方理解和接受,并由对方“自律”“自我管理”去改正行为习惯。

这种寄希望于别人具备“理性”决策的方法论,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臆想。

使用意志力去抵御已经成瘾的多巴胺或其他神经递质的诱惑,是一个消耗过程,该过程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,从而增加人格外部性需求。

即使是相对理性的受过良好训练的人,在自律上,也有个不可能三角:一个人不可能在【成长性】、【欲望及健康控制】、【社交及娱乐】上同时自律,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意志力消耗所产生的情绪低潮无法获得排解,大概率会进入情绪的坠落螺旋。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77388387/answer/2546720377

阅读全文 »

《菊与刀》我对序章的看法

发表于 2022-06-27 | 分类于 2022. , 读书笔记
  |   字数统计 318

从序章的写作背景介绍:二战日本战败前与战败后态度两级反转的极大反差,因此作者为了美军方便研究日本,以及了解日本人的心理状态而写的。

阅读全文 »

从零学习厨房活是挺耗精力的事

发表于 2022-06-27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329

从做菜开始,中餐的讲究也太多了…炒菜,挺麻烦的,油倒入多少才算合适?此外还特别容易把菜炒糊…后续洗碗洗锅呢,反正有些心累的感觉,如果是节假日,那就还好;可精力有限,做完饭菜,洗完厨具,只想看电视不想再干别的,很难再集中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了…洗完澡,只想睡觉了,没心情。

阅读全文 »

与室友们吃火锅后的讨论

发表于 2022-06-25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466

其中一位男室友讲述自己的经历,另一位女室友作为倾听者的角色,以经历某些相似事件的过来人身份答疑解惑。在【父母生我们,养我们上,他们就已经体现出了对我们的爱】的话题上,室友们的看法和我几乎相左,但逻辑上其实又能解释得通,这就可以为我打开另一种思路。

阅读全文 »

书吧、星巴克、图书馆综合比较

发表于 2022-06-25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273

总评:书吧更适合带小孩,星巴克和肯德基差不多;其实,图书馆还是看书与思考的最佳的选择。

阅读全文 »

解读网文《杨绛:人生的三次觉醒》

发表于 2022-06-24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1445

说是解读,本质上更是一种分析吧。 主要是洞见 -《杨绛:人生的三次觉醒》第一段,作者就隐晦的夹带私货,给人看起来像是杨绛本人的观点一样。所以我才想要分析分析。

杨绛先生百岁那年,曾接受一次采访。记者问她:“我们应当怎么做,才能变得更好,实现自我价值?”杨绛先生回答:“人生一世,无非是认识自己,洗练自己,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。” 在这复杂繁芜的世界里,庸人甘于沉沦,强者寻求自渡。一个人只有不断淬炼、沉淀,变成更好的自己,你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。

加粗的这段文字,没加上“我认为”,输出这么一段有哲理的句子,这是杨绛的观点还是你作者自己的观点呢?

阅读全文 »

媒体老是不把话说清楚想搞大新闻

发表于 2022-06-23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220

标题(知乎问题)乍一眼看上去,还真以为是美团/叮当买药不能用了。

阅读全文 »

iOS待办事项与日历

发表于 2022-06-21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347

系统自带的待办事项确实好用,在待办时间的跨度上也可以选择很长,也就是几月几年之后。不能说这功能不好吧,但也让我有些混淆了苹果基于哪些逻辑去设计日历、待办事项的。我也是最近琢磨整合日历/待办事项这一事儿才知道的。

阅读全文 »

昨晚饭后我与室友们的一次谈天

发表于 2022-06-19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325

昨晚饭后我与室友们的一次谈天,话题:1、表示同事遮遮掩掩不老实的心理状态,2、个人情感上的选择问题。

阅读全文 »

我不知道是不是在购买焦虑券?

发表于 2022-06-19 | 分类于 2022.
  |   字数统计 842

老实说,就《经典日漫的政治学分析》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,这部作品买来确实挺值。我没想到还能通过历史大背景来分析作品风格,作者描绘的漫画,在潜意识中有透露着什么。以往我看漫画,无非就是“美少女”、“异世界”、“日常”就这些,图个乐,没去多想。哪怕是《命运石之门》,我也只是在剧情上惊叹:“曲折离奇,感动人心”。

如果是其他作品呢,如果是四五八百,配上对我足够的嘘头的关键词,如:“十年经验,三年打磨”、“全网热销”、“7天让你认清经济学/心理学”,这和恰烂钱的引导同学分期贷款的培训机构“从入门到精通”也没几分差别,如今看来简直是笑话;不过,经济/心理/社会学,确实是我所感兴趣的,也是我欠缺的,但仔细想来又值得购买吗?

还有App Store动不动就是198、258rmb的app,买了体验后确实新鲜感大幅降低了,还有就是和app故事宣传的效果完全不一样,买了即亏,帮助极为有限,甚至忽略不计。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反思呢?

珍大白好几百的课如同App故事中宣传给你赋能、价值198的app,如出一辙。所以我就先不交智商税,看看网页上一些相关珍大户的评价。风评确实不怎么好,许多网友回应:“她就是一卖课恰饭的”。按理说,我吃过这类不少的教训了,怎么却还是陷入了这一陷阱漩涡中去的呢?

阅读全文 »
1 … 13 14 15 … 32
Hoochanlon

Hoochanlon

316 日志
14 分类
29 标签
RSS
GitHub Wechat
© 2018 - 2024 Hoochanlon
由 Jekyll 强力驱动
主题 - NexT.Pisces